从原料到最后的成品,需要经历整整七大阶段,包括酒药制作、麦曲制作、酒母制作、投料发酵、压榨、煎酒、陈储。
1.酒药制作:
酒药,俗称白药,小曲,酒饼。它是中国独特优异的酿酒菌种及糖化发酵剂。一般七月生产,其原料为新鲜早籼米粉和辣蓼草。酒药中的糖化菌(以根霉、毛霉菌为主)和发酵菌(以酵母为主),它们的种系复杂而繁多的,是酿制淋饭酒母时的主要接种剂,因此,酒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酿酒阶段的酒质好坏。
(酒药)
2.麦曲制作:
主要原料为鉴湖水、小麦。麦曲生产一般在八、九月间,此时正值桂花盛开时节,气候温湿,宜于曲菌培育生长,故有“桂花曲”的美称。由于麦曲是多菌种糖化(发酵)剂,麦曲中的微生物最多是米曲霉、根霉及毛霉,此外,尚有数量不多的黑曲霉及青霉等。
(麦曲)
3.酒母制作:
酒母为学名,俗称“酒娘”,原意为“制酒之母”,是作为酿造摊饭酒的发酵剂:主要原料为鉴湖水、糯米、酒药、麦曲。一般在 “立冬”开始生产,经20天左右的养醅发酵,即可作为摊饭酒的酒母使用。
4.投料发酵:
是指酿制摊饭酒,又称“大饭酒”,一般在农历“小雪”后开始投料,“立春”结束。主要原料为:鉴湖水、糯米、麦曲、酒母。其工艺流程为:糯米——过筛——浸渍——蒸煮——摊冷——(水、米浆水、麦曲、酒母)落缸——前发酵(开耙)——(灌坛)后发酵。
(捞米)
(蒸饭)
(淋水冷却)
(落缸)
5.压榨:
又称过滤,赶在谷雨之前要把酒酿里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来,所以要进行压榨,榨酒的目的是把发酵醪中的酒和糟粕分离。
6.煎酒:
又称灭菌。为了便于贮存和保管,生清酒还须进行灭菌工作,俗称“煎酒”。
7.陈储:
煎好的酒趁热灌入陶坛封口后入库堆放陈储。经过储存,黄酒的色、香、味及其他成分继续发生变化,酒体变得醇香,绵软,酒体更加协调,香气更加浓郁。
来源:南阳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