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风口之下,优质的新品种苗木才能走俏市场!

2019-08-06188
【南阳兆旭实业官方网站】

  细数苗木行业发展的几十年,过去由于城市绿化建设的兴起、工业庞大用材的消耗、以及人造林业的短缺,苗木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苗木“一本万利”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苗木行业一步步从“产品短缺”进入了“产能过剩”的时代。

现在的苗木行业,很多人把品质排在第一位,因为市场也告诉我们,只要有好的苗子,就不愁卖,而且价格也不错,这个问题在业内已成共识。

同质化是苗木经营的一个巨大风险,大家都在提质,几年后也必然会产生一批现在看质量还可以的苗子过剩。那么该怎样规避这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呢?得靠“品质+品种”,特别是苗圃自己选育或拥有新品种权的新优苗木品种。苗农能否成功获利的关键就在于,所种植的苗木品种是否符合未来3至5年,或6至10年的市场趋势,它直接决定了投资的回报率!

苗木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国家政策

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这一政策举措决定了未来5—10年内人工造林树种将成为国家重点热捧苗木。

市场刚需

为填补保护天然林所造成的木材需求缺口,人工用材林种植是在短期内解决国家木材短缺的重要途径,尤以速生树种的种植,成为现阶段的刚需!

政策补助与贷款扶持

根据最新《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造林可享有国家相关林业政策补助与贷款扶持,具体包括造林补助、退耕还林补贴、林业贷款贴息补助、林权抵押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品种红利越来越近

苗圃种“热”(热炒的产品)不种“缺”(有需求,很少有人种的产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品种保护不力,辛辛苦苦选育出来的品种,一推向市场就成为“公有”的,谁都可以种,可以繁,往往赚大钱的是头脑灵活的“偷”育者,选育、推广企业却赚钱少。

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而且将越来越规范。今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10周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国家高度重视。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修订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这将使我国的法规不断向UPOV1991文本规定靠拢,将更加有利于对新品种的保护。中国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如赔偿数额由50万低额向300万的高额赔偿发展;诉讼时间将变短,大多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举证责任由谁主张谁举证向有限的举证责任倒置方向发展等。

现在大家都在谈行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要告别过去数量扩张、价格竞争的粗放发展模式,进入到品牌竞争、品质竞争、创新竞争中去,无疑新品种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将成为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的“护城河”,早建设早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