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水泥行业盈利迎来历史最好时刻

2018-10-15163
 假期之后陆续有万年青、冀东、华新和双马发布了18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在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和环保高压限产的背景,再叠加地产行业快周转支撑的水泥需求尚可,各企业利润均创同期限历史新高。
 

 

尽管环保一定程度上提升成本,但原燃料动力煤、石灰石同比涨幅有限。在限产及错峰生产背景下,产能释放受到控制,供给弹性缩减,在产品价格涨幅大于成本端涨幅背景之下,水泥行业盈利迎来历史最好时刻。

【南阳鑫盛建材官方网站】  

 

2015年的时候共识是水泥行业进入需求平台期,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最主要是成本控制能力,可谁能想到后面的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关停、错峰生产,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行动,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公布业绩预报的这几家企业中,万年青是核心区域在江西的地方国企,存续债券仅5亿元,可以算是南方水泥的小弟,已经很久没发债,企业也不缺钱,这几年一直在偿债,财务杠杆持续下降。今天它的股票涨幅位居行业第一,年初至今涨幅在24%,跟水泥行业的赚钱之王海螺涨幅相差不大。

其次是冀东水泥,以前称冀东为水泥行业扶不起的阿斗,其装备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无奈华北区域产能过剩实在严重、价格竞争惨烈,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价格战拖累区域内的冀东、金隅、山水、中联痛不欲生。然而16年区域内两家最大水泥企业金隅和冀东的重组整合,彻底改变了之前散乱差的竞争现状。

再加上前期行业景气低谷淘汰一批、环保关停一批,区域内部竞争秩序开始改善,水泥价格从16年初最低点的不到250元/吨大幅拉涨至近期的超过400元/吨。

尽管环京津冀限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但价格涨幅远大于销量缩减和成本增加,曾经的阿斗如今已经登基称王,当然今年前三季度利润中也受到跟金隅水泥资产重组的影响,不过冀东降杠杆之路尚需时日。冀东水泥存续债券剩4期合计22亿,不过近一年已经没有发债。

然而相比于债市对冀东水泥债市情绪的偏好提升,持股30%的控股股东冀东发展债券估值依旧在高位,存续期限在0.92年的12冀东发展债二级估值8.59%(不过只剩不到4000万了),而剩余期限1年的冀东水泥债券12冀东02仅4.76%。冀东发展的股东为金隅股份55%、唐山国资委45%。

尽管金隅股份已经成为冀东发展实际控制人,但冀东发展较重的债务负担使得市场一直怀疑金隅是否有意愿一兜到底,毕竟金隅之前也采取了资产重组、要约收购等实质行动。冀东发展存续30.4亿,其中永续中票30亿,目前估值8.65%,12月4日将重置利率条款,不知是否存在一些性价比。

接下来是华新水泥,华新是水泥板块最具弹性的股票,年初至今其股票涨幅为53%,排在行业第一(行业涨幅第二为海螺),其涨幅在全部3551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8位。其第一大股东为全球第二水泥集团拉法基豪瑞,但自称没有实际控制人。

作为早在03年就被老外介入的水泥企业,华新介引入了外资先进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成本控制能力等,以及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同时也是行业中最先走出去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企业。拉法基和豪瑞合并后,华新接受了拉法基在中国西南的水泥资产,产能规模进一步提升。

公司较好的经营获现足以满足技改和环保投资以及少量未完工产线的施工需求,财务杠杆持续下降,对发债的兴趣也减弱。16年8月之后再无新债发行,目前存续3期公司债,合计金额32亿。

剩下的双马就不提了,前期资产重组本来想置换出水泥资产,无奈水泥太赚钱,又放弃了置出。双马没有债券存续。

接下来扯淡下水泥行业债券存续情况。

目前水泥行业共有发债主体19家,其中央企中国建材系统9家,地方国企7家,民营2家,外资1家。从债券余额看,存续余额1375亿,其中中建材系统存续1055亿,占比77%,其他存续债比较大的红狮69亿、天瑞48亿、亚泰37亿、海螺35亿、华润水泥30亿、冀东发展30亿。水泥债券的二级成交基本围绕着中国建材系、金隅冀东、红狮这几家,而天瑞则是交易所高收益债的代表,同样高收益的亚泰则少有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