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大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而和以往依托于需求好转不同,这轮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供给的大幅收缩。
“产能足够,但被错峰停产。”福建某水泥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说,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企业的生产状况,虽然产量不高,但产值却上去了。
记者了解到,错峰停产是目前水泥行业的常态。目前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错峰停产时间已经达到五到六个月,去产量比例达50%,华东地区去产量比例也达到了20%,这使得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大幅缩减。
业内人士分析,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察力度的不断加大,包括“环保限产”、“打赢蓝天保卫战”、“错峰生产”在内的多项影响水泥产能发挥的限产措施持续发酵,市场供需关系继续得到改善,行业维持低库存运行,效益水平和行业利润水平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的环保相关政策导致水泥行业限产、停产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双双扩大,产品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标准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小产能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能关停。环保的常态化对水泥的产能发挥形成约束,从而对水泥价格形成支撑。
此前,工信部提出,到2020年,水泥行业去产能20%左右,压减熟料产能约3.9亿吨。数据显示,2017年底到2018年初,全国15个省市错峰生产共计减少水泥熟料产量2.6亿吨。
产能过剩依然严重
有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全国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发展趋势来看,后期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保持高压的影响,今年房地产投资走势保持“温和下行”的趋势,下半年投资进一步回落。全年来看,供需紧平衡会使水泥价格仍然维持高位,但是分析认为,水泥价格长期还是面临着下行的压力,因为从整体来看,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依然非常严重。
在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偏小,局部区域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竞争、科技含量低、能耗高等因素,导致整个水泥行业的利润水平偏低。且水泥产能在市场上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整个水泥的年实际需求用量在23亿~24亿吨,但供应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达35亿吨。
据了解,下半年环保治理力度预计将会不断加重,或将导致整体库存下降,部分地区水泥熟料供应再现紧张态势。在环保治理约束供给的背景下,将助力下半年水泥价格进一步提升,全年行业利润突破历史高位确定性强,只有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变供需结构,才能出现产能利用率的回升,行业效益低下的局面才有望改观。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泥行业必须从去产量和去产能两方面着手。去产量主要是解决眼前的需求不足、价格过低问题,但去产能才能根本解决行业长治久安的问题,同时也要防止去产量带来的增产能的倾向,维持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