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特殊性是成品家具不完全属于家装材料要素,这其中还有一个“家装后市场”的概念。
可以把家装材料要素定义为家装消费过程中销售的建材和家具等家居产品,但是对成品家具来说,还存在非家装过程中的消费,这就是家具产品的更换。在某种程度上,这应该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形态。比如说宜家,基本上就是我所说的“家装后市场”的消费购买。这两个特性,也决定了家具企业参与多品类集成的特殊地位。
行业变革思维的滞后
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家具企业普遍对当前行业发生变革的认识思维,要远远落后于建材企业。
当前行业发生的这场以互联网家装触发的家装要素组织形式的变革,最先开始是从家装(传统家装)端发起的,很快,建材企业感受到这场变革的影响,并且许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这场行业变革中来。
但是成品家具企业应该是离前方行业变革的炮火太远的原因,却迟迟没有感受到这场变革的重要性,以及这场变革的迫在眉睫。这种对行业变革思想意识上的延迟,特别能够在一些以家具企业为主导的微信社交群中感受得到。往往在这些群里我的观点很难得到认同,更多是质疑声甚至是反对声。
而在以家装为主导的微信群中,我的许多观点却都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这个对行业变革认识思维滞后的特点,使得家具企业在行业变革中更加难以找到发展的方向。
家具产品参与多品类集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家居产品在多品类集成中基本上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品牌身份,因为绝大多数家具品牌都不足以让多品类集成者用来提升其多品类集成产品的价值。
也就是说,家具企业在参与他人多品类集成时,基本上也就成为多品类集成品牌的代工厂。事实上,如果家具企业能够生产性价比高的家具产品,这也不失为一种多品类集成发展的战略。未来生产和经营会逐步分离,生产企业管生产,多品类集成企业管经营。当然,总有家具企业不甘成为他人的代工厂。那你就应该开始尝试进行自己的多品类集成,甚至可以先从“拎包入住”开始做起,逐步到全屋再到整装。
除此之外,家具企业还可以瞄准“家装后市场”,往宜家经营模式发展,也做多品类集成。总之,家具企业不能不做多品类集成,因为这是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