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白酒行业有三件大事值得关注。
第一,茅台股价亮眼非凡,在一众股民和观望者的惊叹声中节节攀升,从年初400多元涨到700多元,也顺带拉动了所有上市酒企的股价,但高涨后也迅速回跌。
第二,白酒公司迎来一波涨价潮,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价格不断上涨,令次高端白酒也有了上涨空间。茅台同样站在涨价前沿,令投资者和消费者纷纷感慨“喝不起,买不起”。
第三,白酒企业纷纷涉足金融业务,谋求规模化盈利,尤其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茅台集团拟出资4亿元参与筹建资产管理公司引发关注。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上述事件是2017年白酒行业影响最大的事件,其中涉足金融业务对白酒行业的未来影响最为深远,表明了白酒企业都在引入资本盈利思维,力图在多元化发展上走得更远更深。
量价齐升
2017年,白酒行业延续了之前的上升势头,营收加速增长,从2017年的春节开始,大节日前夕都会有大波小波的涨价潮和囤货潮,其中尤以茅台酒为甚。
自年初开始,高端白酒涨价成为热议话题,茅台价格涨势较快,随后集团出台了一系列控价政策。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茅台酒市场管理工作情况座谈会上表示,一定要守好“批发价不超过1200元、终端零售价不超过1300元”的两条红线。
然而,屡次强调控价、对全国经销商调查惩处,完全不能遏制这一轮“全民囤货潮”,自年中开始,北京、厦门、天津等多地茅台酒均呈现涨价、断货现象,形成“饥饿销售”,频频被媒体报道。
“知道它迟早要涨价,我又要喝,早买晚买价格天差地别,我当然要不断地囤了。”一位上海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对于贵州茅台,经销商在囤,终端在囤,他们消费者也必须要囤,谁都不是傻瓜。
朱丹蓬表示,这是茅台酒多年积累的结果,由于茅台酱香酒本身的稀缺性(难以造假)和品牌认知度,在遇到了白酒市场回暖时,它自然就迎来了一波追抢。
伴随着茅台零售价格一路狂飙,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也加入到涨价阵营中来,高端白酒价格全面上涨。
如国庆节前后,洋河、泸州老窖纷纷提价,其中洋河海之蓝上涨超过6元/瓶,天之蓝超过9元/瓶,梦之蓝约20元/瓶。泸州老窖52度国窖1573经典装新零售价剑指969元,价格暴涨70元。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一线名酒的集体涨价(量价齐升),一方面导致整个中国的白酒品牌集中度提升(马太效应),另一方面促进了白酒的消费升级。
东兴证券消费组首席分析师刘畅表示,对于茅台酒等高端白酒,2017年的提价只是开始,未来起码两年的时间,涨价会一直持续。“明年是高端白酒提价和抢份额的 ‘窗口期’。” 刘畅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