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呈现四大特征
王延才说,规模以上共2781家,销售收入9000多亿,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0.45%,累计实现的利润1314.03亿元,同比增长27.24%。
王延才表示,中国酒行业回暖趋势明显,高端名酒与区域龙头品牌集中度体,全行业稳定向前发展。尤其是白酒行业,2017年在一线高端名酒的带动下,二线名酒品牌快速走过调整期,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2017年中国酒类行业呈现四大特征。
第一,市场容量趋稳,2017年饮料酒总量增长不到1%,总量趋稳,市场容量趋稳,主要表现在白酒、啤酒和黄酒这几个酒种。
第二,品牌意识提高和强化,一个是在消费的领域,无论哪一个酒种,消费都在向骨干企业、驰名品牌、优势品牌集中。
第三,2017年行业竞争加剧,形成了一种完全挤压式竞争的状态,大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周转时期,中小企业更加困难。
第四,年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主要反映在啤酒和黄酒这两大酒种之中,尤其是啤酒,虽然价格上升,但是利润也是下降的。
王延才说,从产业的整体来看,十三五中期,我国白酒的经济运行状态保持了良性、健康、稳中有增的态势,在生产总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技术创新,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等等,利税总额和总量保持了良好表现,从增长方式上,也实现了销售增长和利税增长超过产量增长的良性循环。
白酒产业必须升级
王延才表示,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产业结构逐步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及产业优势向传统的优良产区倾斜,品牌优势继续向民营派就集中,新一轮的企业整合、并购开启,行业的洗牌和竞争加快。
从全社会这个角度去看,白酒的产能仍然是过剩,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所以十三五期间,白酒的产能总体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全国优势产区挤压劣势产区,各产区产能之间此消彼涨的态势,产能压缩逐步减少。白酒的品种、价格、渠道和服务体系的再造已经无法回避,传统的流通渠道与新型的互联网渠道逐步整合,多种渠道并存。流通体系与服务体系加快,多渠道提供服务格局正在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发展客观上要求白酒产业必须升级,尤其是在当前,白酒产业调整变革的新形势下,产业升级是最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供给侧改革将给产业带来巨大挑战,产业供给资源重构势在必行。
在产业趋势的带动下,中国白酒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等等产业的新生态逐步形成,打造产业新生态更加积极主动,共建、共享、供应的和谐发展理念已经成为白酒行业的普遍共识。
2017年以来,一线白酒品牌价格回升,产品的销售量和价体,高端和次高端的产品延续价格回升态势,是增长的主力军。在一线高端龙头的带动下,诸多的二线名酒品牌快速渡过调整期,进入新的良好稳定发展态势。但是,相比高端和次高端的产品,现在二线白酒还没有全国化的强势品牌出现。
2017年白酒品牌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品牌意识在整体的消费市场不断强化提高,市场消费倾向特别强。2017年在中国酒业协会的牵头组织下,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十大酿酒产区,下一步要继续强化白酒产区概念,挖掘中国白酒产区优势。
来源:南阳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