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南阳市隆泰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干粉砂浆,南阳混凝土,南阳干粉砂浆,南阳砂浆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王总
  • 电话:0377-83986777
  • 传真:0377-83986777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京津冀混凝土行业分析报告
新闻中心
京津冀混凝土行业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23        浏览次数:163        返回列表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首都产业转移及津冀产业承接令整个区域内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今年4月1日,国家公布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建设计划,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式规划。北京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的建设必将引导京津冀区域产业格局的进一步转变,同时也将改变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之前三地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差距,经济发展侧重点及产业格局各不相同,对于基础建材水泥及混凝土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北京、天津尽管熟料生产规模小,但城市水泥、混凝土需求较大,混凝土是属地化特征非常明显的产品,因此北京、天津混凝土企业数量及产能规模都比较大。本报告从需求端、供给端分析京津冀混凝土行业市场格局现状,并结合混凝土产品的属地化特征展望区域混凝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北京副中心与雄安新区将成为两个需求亮点

1、经济结构调整,需求量增长速度放缓

京津冀三地经济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如下图北京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撑;天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基本相当,从近十年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已经取代第二产业的支撑地位;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在经济组成中仍然占有一定比例,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来看,北京市近十年保持消费率最高,天津和河北仍然维持投资率明显高于消费率的情况,天津由于是港口城市,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自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净出口对于GDP增长的拉动均成反向作用。

图1:近几年京津冀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及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三地的投资结构息息相关,从投资规模来看,2008年之后河北省固投规模超过京津两市之和。从投资增长率走势来看,北京市从2000年开始维持了10年的两位数投资增长(2008年投资增速为负),自2011年开始投资增速降为一位数,2014年只有1.1%的投资增长;天津从2001年至2015年投资增速都在1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44.8%;2016年投资增速降至8%,2017年上半年继续下降至3.6%;河北省2003年开始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增长率由20%以上掉至18.5%,两位数增长持续到2015年,2016年增长率降至8.4%,2017年上半年继续降至6.8%。

图2:近几年京津冀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由上图可以看到近几年三地投资规模涨至一定程度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走势,拉动混凝土需求的主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出现波动下滑的走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增速在“十二五”期间投资增速震荡调整下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在“十一五”期间达到顶峰,“十二五”期间快速回落,2015年投资增速再次回升,京津冀整体投资增速增至30%以上,2016年增速继续上涨。建筑业投资增速则呈现大起大落之势,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几年天津市建筑业投资占京津冀整体规模的80%以上,2013年开始天津市建筑业投资规模大幅度上升,2015年出现投资负增长。房地产方面同样也在“十一五”期间经历了投资增速高峰期,“十三五”投资增速快速回落,2016年三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降至6.41%。

图3:近几年京津冀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京津冀区域不论是整体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带动混凝土需求的主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已经进入增速逐渐放缓的阶段,从近几年区域预拌混凝土消耗情况来看,2012年出现消耗量增幅大幅下降,2014、2015年两年出现负增长,2016年消耗量再现小幅回升。

图4:近几年京津冀预拌混凝土消耗量(万立方米)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但在2011年之前北京市的预拌混凝土消耗量最大,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区域水泥散装率有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区域对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不同,导致混凝土预拌率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同时区域投资结构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预拌混凝土消耗量有所不同,整体来看,京津冀整个区域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预拌混凝土图消耗量呈逐年下降的走势, 2016年,区域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拌混凝土消耗量只有0.29立方米。